2025信用卡清卡政策總整理|中信、台新、玉山、永豐全面停權對照表

信用卡清卡

2025年台灣的信用卡市場正在悄悄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變。中國信託、台新、玉山與永豐四家銀行宣布,針對超過一年未使用自動加值功能的悠遊聯名卡、icash聯名卡與一卡通聯名卡,將於卡片到期時不再續發票證功能。

這波名為「清卡」的行動,不只是技術規格的更動,而是整個支付系統邁向數位金融時代的一道分水嶺。

清卡政策是什麼?四大銀行政策一次看懂

根據各銀行公告,清卡行動的核心條件是「一年以上未使用自動加值功能」,並且於卡片到期或重新補發時,將不再續發具備電子票證功能的信用卡。

銀行名稱清卡實施時間適用卡別到期後處理方式特別說明
中國信託銀行2025年1月1日悠遊聯名卡、一卡通聯名卡、icash愛金卡聯名卡卡片到期後將改發無票證功能的信用卡;不再具備悠遊等自動加值功能必須主動將已過期的舊卡寄回,方可完成停權作業
台新銀行2025年2月10日悠遊聯名卡、一卡通聯名卡、icash聯名卡、悠遊Debit卡卡片到期後僅續發無附加票證功能的信用卡銀行將直接更換卡別,不會主動提醒或續發含票證功能卡
玉山銀行2025年7月1日悠遊聯名卡、icash聯名卡、一卡通聯名卡卡片到期時續發不含票證加值功能的信用卡無須申請,系統自動辨識條件並調整卡種
永豐銀行2025年7月1日悠遊聯名卡、一卡通聯名卡到期或掛失補發時,將改為續發無附加票證功能的信用卡如原卡票證餘額為零,可申請相同功能新卡;如有餘額可申請「餘額轉置」

信用卡清卡政策引發廣泛討論,有人質疑銀行未主動提醒,有人則將其視為時代演變的必然。

不只是銀行要精簡功能,更是使用者習慣的翻轉

這次清卡行動其實早有徵兆。從2018年以來Apple Pay、LINE Pay與街口支付快速普及,越來越多人以綁定信用卡的方式實現行動支付,取代原本靠實體悠遊卡加值的行為。

問題在這裡:如果悠遊卡自動加值這個功能已經逐漸被市場棄用,銀行還有理由維持高成本、低使用率的雙模組卡片嗎?

顯然,清卡政策反映的不是銀行「一時興起」,而是消費行為轉變的深層對應。

是效率化還是割裂用戶權益?一場兩難的市場選擇

從銀行角度來看,維持具票證功能的信用卡需要更高的硬體成本與維運資源,包含嵌入式晶片驗證、資料同步、票證餘額查詢等後端支援。尤其當用戶活躍度不足,這些投資自然變得難以回收。

但站在用戶角度來看,這樣的決策過程明顯缺乏雙向溝通機制。多數使用者直到接到停權通知時才得知政策異動,甚至不清楚該如何處理卡片餘額與轉置問題

這暴露出台灣金融體系仍有資訊不對等的結構問題。金融服務提供者過度倚賴公告制,卻未能落實主動提醒與客製化通知的制度,顯然與金融科技強調「用戶導向」的價值相左。

用戶該如何應對這場清卡風暴?

對於手上仍持有悠遊聯名卡、icash聯名卡等產品的用戶,一杯三十建議採取以下三個行動步驟:

一、立即確認你的票證功能是否仍有使用紀錄

透過網路銀行、客服或App,查詢最近一次自動加值日期。若超過12個月未使用,應做好停權心理準備。

二、不要依賴卡片功能,盡速轉移至數位支付方案

以悠遊付、LINE Pay Money或銀行App內建交通功能為替代方案。這些工具多數已支援感應支付、儲值查詢與遺失補償。

三、全面檢視信用卡組合,汰弱留強

過去申辦悠遊聯名卡多因交通便利性,但如今消費回饋、App整合性才是核心。不如考慮改為發行純數位信用卡或行動金融卡,並定期檢視使用效能。

這只是開始:未來十年信用卡會變成什麼樣?

事實上,清卡只是個起點。我們觀察到另一波變化正同步進行:傳統信用卡正被App整合型支付系統取代。

未來的「信用卡」可能根本不再是一張卡,而是一串數據授權、行為紀錄與AI風控的結合體。ESG分數、個人金融健康評估、消費社群資料將逐步納入授信模型。

換句話說,我們從一張卡片走向一個數位身份的時代

清卡只是現象,背後是你是否準備好迎接數位金融未來?

當我們逐步從實體轉向虛擬,從卡片轉向帳號,金融的邊界正在重新定義。2025年的清卡潮,也許只是讓人不便的一紙通知,但它訴說的,是我們如何從一張卡片的便利,走向真正的數位生活。

這不是結束,而是一種重新開始的可能。

劉呈逸
劉呈逸

我是劉呈逸,也可以叫我Edison,是一個活在台灣的三十歲男子。

現職|多家大型媒體SEO與內容策略顧問。
現居|台灣, 台北市。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
專業|理財、哩程、旅遊、人物採訪。

EDL前後加入天下雜誌、Cheers雜誌等台灣知名媒體,更在新加坡理財金融媒體MoneySmart擔任SEO內容策劃。

EDL是個喜歡上山、喜歡下海,也喜歡看書研究理財,擅長撰寫研究信用卡理財、哩程研究,以及包含日本、泰國的旅遊經驗,總之就是不習慣看到自己冷卻下來的人。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