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瘋的那段日子》讀後筆記:從瘋狂到重生的醫療旅程

關鍵字:大腦科學 、抗NMDA受體腦炎

作者: 
蘇珊娜‧卡哈蘭
(Susannah Cahalan)

出版日期:
2015

出版社:
行路

對我來說,《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是一本極具衝擊力的回憶錄,身為記者的蘇珊娜·卡哈蘭用細膩而真實的筆觸,帶領讀者進入她從健康到瘋狂、再到重生的過程。

從偏執、幻覺和精神錯亂的異常行為開始,蘇珊娜的症狀逐漸發展為嚴重的癲癇和失憶。這些症狀讓她的生活徹底崩潰,醫生一度認為她可能患上精神病或是其他神經疾病,最終才被確診為罕見的抗NMDA受體腦炎。

更重要的是,《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更紀錄了她靠著家人、醫生和自我探索,一步步走出病痛陰影。

一杯三十ogo-favicon
重點

抗NMDA受體腦炎是因患者的免疫系統發生錯誤,攻擊大腦中的NMDA受體。

由於這些受體對於大腦的記憶、行為和學習功能非常重要,因此這種攻擊會導致嚴重的精神和神經系統問題。

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覺、偏執、妄想,甚至行為異常,這些表現類似於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會經歷癲癇發作、語言困難、肌肉運動異常,甚至昏迷。

這是一本讓我讀完後,心中湧起許多複雜思緒的書。

我們往往將健康視為理所當然,但在蘇珊娜的故事中,健康像是一根脆弱的線,隨時可能斷裂。

她從一個充滿前途的年輕記者,到突然陷入瘋狂和病痛,這樣的轉折如此劇烈,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儘管我們生活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時代,醫生們卻也在診斷過程中的無助與迷失。蘇珊娜經歷了無數的錯誤診斷,從精神病到壓力過大,直到她遇見真正理解她病情的醫生,才得以確診罕見的抗NMDA受體腦炎。

最重要的是,支持和陪伴往往是最有力的力量​。蘇珊娜在生病期間,家人和男友的支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她最無助、最痛苦的時候依然堅守在她身邊,這份愛與關懷無疑是她康復路上的強大後盾。

在獵巫之前,請先保持冷靜

歷史上,許多人由於患上我們今日已知的疾病而被指控為巫師或惡魔附身,許多病患甚至因無法解釋的行為而被誤解為邪惡力量的代言人。蘇珊娜·卡哈蘭的《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正是這種情境的現代版演繹。

她的病症表現出精神疾病的症狀,如幻覺、偏執狂和癲癇,最初被診斷為精神問題。醫生無法立即辨識這種罕見的疾病,因此她的病情甚至被當作是單純的精神病理現象來對待​。

這種誤診就像中世紀的獵巫運動,表現出怪異行為的人,往往被指控與邪惡力量有關,而非被視為需要醫療幫助的病患。

當這些病患可能被貼上錯誤的標籤,就會經歷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或社會排斥。

這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科學與醫學的發展雖然不斷進步,但我們對未知的恐懼和急於尋找答案的心理仍然未變。

在面對不明的問題時,應該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看待,而非急於下結論或妖魔化異常。

面對NMDA受體腦炎時應該這樣,面對任何我們不熟悉、無法判斷的情況下,更理當如此。

如果你對於欲望帶來的衝突與調節有興趣,我們也很推薦下方這本解析多巴胺對生活影響的《多巴胺國度》

EDL
EDL

我是EDL,也可以叫我Edison,是一個活在台灣的三十歲男子。

喜歡上山、喜歡下海,也喜歡看書研究理財,總之就是不習慣看到自己冷卻下來的人。

我在雜誌社當過記者,也在金融外商以及國內理財網站做過SEO。

如今除了專職SEO顧問的工作,也在一杯三十裡,寫一些我喜歡研究的事物。

如果你有SEO或是內容策略的需求,也可以來信聊聊。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