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大尖山一日攻略】登山口、路線難度、瀑布順遊一次搞懂

你以為汐止只有通勤地獄和機車族?那你可能真的沒走過大尖山。

這座被汐止人視為「自家後山」的小百岳,標高只有460公尺,但爬起來絕對不馬虎。1147階石梯一路衝上山頂,不講武德、不繞路,直球對決。

今天,就讓我一杯三十帶你看清楚這座山——它值不值得爬、該怎麼玩。

汐止大尖山

汐止大尖山是什麼山?有什麼特別?

海拔460公尺,卻會讓沒運動習慣的人腿軟。

大尖山雖不高,但因為幾乎是「全程直上」,沒有太多緩衝路段,加上階梯設計比較傳統(粗礪的石塊、邊緣不平整),對膝蓋不友善。

這種「低海拔、高壓力」的組合,我形容它是「被低估的硬派山徑」。

而它的最大賣點是什麼?—山頂視野爆炸好!

從基隆嶼、台北101、五分山、南港軟體園區一路望出去,連淡水河出海口都看得到。

你要拍IG美照、看夕陽、拍夜景、跨年看煙火,通通可以在這裡完成。

怎麼去汐止大尖山?|交通與登山口分析

【1】天秀宮登山口:經典、方便、但不輕鬆

這是最主流的起登點,也幾乎是唯一有完整設施的登山口。

從汐止火車站搭乘F911接駁車,約20分鐘可達,或者自行開車上山也有停車場。

這裡有飲水機、涼亭、還有香火鼎盛的天秀宮,適合第一次來的人。

反正就是一句話:沒來過天秀宮登大尖山,不能說你來過汐止。

但有個坑要提醒你——這段真的很陡,全是階梯,沒有平路可休息。如果你是怕膝蓋痛的人,請慎選。

【2】天道清修院登山口:快速、偷懶、但不浪漫

從這裡登頂大尖山大約只要10分鐘。但老實說,這比較像「直升山頂」的捷徑路線。如果你今天只是想看看風景拍拍照,這是條快速通道。

但如果你是為了享受登山過程,那這條路我不推。

此外,這條路上山的產業道路又陡又彎,開車技術差一點都會心跳加快三倍。

汐止大尖山難不難?值不值得爬?

先講結論:汐止大尖山對新手來說不輕鬆,但絕對值得挑戰一次。

它不像象山那麼觀光客取向,也不如陽明山那麼親民。它就是一座不藏私、也不手下留情的實力派小山,沒準備好就會被KO。

但也正因為這樣,每一步都是成就感的堆疊。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山頂,看到大台北盆地的全景攤在你眼前,那種震撼——我給滿分。

汐止大尖山四季景觀推薦|櫻花?螢火蟲?你會想每季都來一次

大尖山不是只能看風景,它還有季節限定的驚喜

  • 2~3月:櫻花季。從馥記山莊到天秀宮一帶整排櫻花,是汐止地區數一數二的私房賞櫻景點。
  • 5~6月:螢火蟲季。晚上來爬山(請帶有紅色光源的頭燈),可以看到螢火蟲飛舞,整個山林超夢幻。
  • 1月:楓紅開始轉色。不像奧萬大那麼狂,但近郊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這不只是一場登山,更像是跟季節在約會。

【Bonus 推薦】順訪「秀峰瀑布」體驗汐止山林的靜與動

很多人說,大尖山是「硬派的直上試煉」,那麼旁邊這個「秀峰瀑布」,就是「療癒系的靜心時光」。

很多人對「瀑布」都有點刻板印象,覺得一定要像十分瀑布那種壯觀才算數。但我反而喜歡像秀峰瀑布這種——它不追求氣勢磅礡,而是給你一種「剛剛好」的平靜與呼吸空間

尤其你剛從大尖山操完體力後,來這邊聽水聲、坐在石椅上喝口水,真的會覺得:「人生應該常常這樣。」

這種收尾感,我給滿分。

秀峰瀑布在哪裡?怎麼去?

秀峰瀑布步道的入口,就在通往天秀宮的勤進路上,如果你是搭乘 F911 公車或自行開車到大尖山登山口,會直接經過瀑布步道口,幾乎無縫接軌

Google 地圖定位:秀峰瀑布步道
  • 步道全長:來回大約 1 公里,輕鬆好走
  • 可停車:建議停在天秀宮或路邊停車格後步行前往
  • 建議停留時間:約 30 分鐘至 1 小時,適合暖身或收尾

秀峰瀑布步道特色是什麼?值不值得去?

這條步道雖然短,但五感滿分。

  • 視覺:小橋流水、青苔岩壁,還有主角「秀峰瀑布」從山壁直瀉而下,水勢不算狂,但夠療癒
  • 聽覺:潺潺水聲、鳥鳴交織,真的會讓人忘記你距離城市不到20分鐘
  • 嗅覺:山林濕氣與泥土味夾雜瀑布水氣,有種「原始但乾淨」的味道
  • 觸覺:夏天可以摸到冰涼的山泉,甚至有小孩會在溪邊戲水
  • 情緒值:很高。這段步道像是山的序章或結語,讓整趟行程更有層次

如果大尖山是你來汐止的「主要任務」,那秀峰瀑布就是「額外驚喜的獎勵」——這種搭配我給推。

大尖山行程怎麼安排最順?

來,我幫你排一個「大尖山+秀峰瀑布一日遊攻略」:

時間活動內容
09:00抵達天秀宮登山口
09:30~11:00攻頂大尖山(含休息拍照)
11:00~11:40若體力許可,可接四分尾山(選配)
12:00折返至天秀宮下山
12:30轉往秀峰瀑布步道
13:00午餐,可考慮汐止秀峰市場美食
14:00~回程、或轉往其他汐止景點(如白匏湖)

這種玩法我稱為:「高低交錯、動靜平衡」的一日行程設計,既有挑戰,也有療癒,而且超級親民,不用請假、不用住宿。

一杯三十的真實評價|這座山,有必要嗎?

我走過不少台灣中低海拔的步道,從台北內湖的金面山、南港的拇指山,到新竹的十八尖山…老實說,大尖山不是最舒服的,但是最有成就感的之一。

它沒有太多遊客喧囂的干擾,也沒有過度觀光化的商業氣息,就像一位靜靜站在城市邊緣的老師傅,不浮誇、不包裝,用它最原始的樣貌告訴你:你準備好登山了嗎?

劉呈逸
劉呈逸

我是劉呈逸,也可以叫我Edison,是一個活在台灣的三十歲男子。

現職|多家大型媒體SEO與內容策略顧問。
現居|台灣, 台北市。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
專業|理財、哩程、旅遊、人物採訪。

EDL前後加入天下雜誌、Cheers雜誌等台灣知名媒體,更在新加坡理財金融媒體MoneySmart擔任SEO內容策劃。

EDL是個喜歡上山、喜歡下海,也喜歡看書研究理財,擅長撰寫研究信用卡理財、哩程研究,以及包含日本、泰國的旅遊經驗,總之就是不習慣看到自己冷卻下來的人。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