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管理、僧人心態、身心平衡、放下執著
作者:
傑‧謝帝
Jay Shetty
出版年:
2020
出版社:
方智文化
《僧人心態》是怎樣的一本書?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介紹《僧人心態》,我會說:教我們如何通過內心的平靜與清晰的目的,實現幸福與意義的人生。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是由傑·謝提(Jay Shetty)所著的一本書,希望引導讀者透過僧侶的思維方式,培養內心的平靜與生活的目標感。
作者以自身在印度修行三年的經歷為基礎,將古老的智慧轉化為現代人可實踐的建議。他整理了在修行期間學會了如何面對憤怒情緒。
透過自我反思與冥想,他能夠將憤怒轉化為理解與同情,這不僅改善了他的人際關係,也提升了內心的平靜。
什麼是僧人心態?
僧人心態是一種以平靜、專注和服務他人為核心的生活態度,它來自於僧侶的智慧與修行哲學,並被傑·謝提成功轉化為適合現代生活的思維模式。
在這種心態下,我們學會放下執著,釐清核心價值觀,以愛與感恩的方式對待自己與他人,並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和諧。
- 放下執著:僧人心態強調釋放對恐懼、憤怒和外在認同的依賴,讓我們的內心不再被負面情緒所綁架。例如,學會接受事物的無常,避免因失控的情況而過度焦慮。
- 專注當下:僧侶的生活哲學之一是活在當下,無論是冥想、祈禱還是日常行動,都專注於眼前的一刻,將全身心投入於所做之事。
- 服務與感恩:僧人心態教導我們從「我能得到什麼」轉向「我能給予什麼」。這不僅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也能提升內心的幸福感。感恩之心是這種心態的核心,因為它幫助我們珍惜當下、關懷他人。
- 簡化生活:僧人生活的本質是簡單。減少物質需求與心理負擔,讓心靈從複雜的世界中解放出來,獲得真正的自由。
雖然我們不一定成為真正的僧侶,但可以學習他們的智慧。例如,每天花幾分鐘冥想或深呼吸,練習管理自己的情緒;在生活中主動幫助他人,並以感恩的視角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讀完《僧人心態》後的心得筆記
在讀完《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這本書後,我的內心深受啟發,不禁想與大家分享其中的智慧與感悟。
讓我們先看看本書的結構:作者將全書分為三個環節——「放下」(Let Go)、「成長」(Grow)與「付出」(Give)。這三部分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從釋放負面情緒到發掘生命的目標,最後達到服務他人的境界。
說到這裡,你會不會開始好奇:「僧侶的智慧真的能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嗎?」
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將僧侶的思維模式與我們的現代困境對接,讓深奧的哲學不再遙不可及,而是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我們在這邊整理幾個《僧人心態》書中,引發深思的核心觀點:
釐清核心價值觀:活得有意識
作者認為,現代人最大的挑戰是活得「不自覺」,被環境與他人的期待牽著走。
書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把時間和金錢用在哪裡?」這一提問幫助我們審視自己的核心價值,是否真正反映在我們的行動上。
這種對生活的「價值校準」方法,特別適合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幫助我們避免迷失。
三步驟管理情緒:識別、停止、轉化
面對負面情緒,作者建議採用「Spot-Stop-Swap」(識別-停止-轉化)的方法。
例如,當我們感到憤怒時,先識別情緒的來源,接著停止讓情緒繼續升溫,最後嘗試轉化為更積極的行動。
這一觀點不僅結合了僧侶的冥想哲學,也與現代心理學中的認知行為療法不謀而合,具備很強的實用性。
人生目標的四個層次
作者將人生的目標分為四個層次:自我提升、親密關係、社會貢獻與靈性成長。
他特別強調,最終的滿足來自於服務他人,這也契合了佛教「布施」的概念。當我們將焦點從「我想要什麼」轉向「我能給予什麼」,生活的意義便會自然浮現。
舉個書中的例子,傑·謝提提到他剛開始僧侶生活時,曾為了放下對過去生活的執著而感到痛苦。然而,他學會用感恩的方式來重新看待過去的經歷,並將這些經歷作為與他人共鳴的橋樑。
這讓我聯想到,我們是否也能用這樣的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將之轉化為力量呢?
對我而言,《僧人心態》不僅僅是一本自我提升的書,更是一份生活的哲學指南。作者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外在的成功,而是源自於內心的和諧與服務他人的喜悅。
讀完這本書後,我們或許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份僧侶的智慧?」
實踐「僧人心態」是容易的嗎?
事實是,要在現代生活中實現僧人心態,絕對是需要反覆而持續的練習。
在實踐僧人心態時,我們可能會遇到以下幾個常見的挑戰,這些困難也考驗著我們如何將這種心態融入日常生活。
1. 被外在壓力牽制
現代社會充滿競爭與快節奏,我們往往被職場壓力、財務目標和社交需求所驅動,難以停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
例如,職場中的績效壓力可能讓人感到焦慮,無法專注於當下,更遑論練習冥想或靜心。
解法:我們可以從小步驟開始,例如每天花5分鐘練習深呼吸,或在午休時抽出片刻專注於內心感受,漸漸將這些練習融入繁忙的生活中。
2. 對結果的執著
僧人心態強調放下對結果的執著,但我們的社會卻強烈推崇目標導向的生活方式。這讓我們很難不被「成功」或「失敗」的標籤所影響。
例如,在工作中完成一個項目後,我們可能過度關注它是否能帶來認可,而忽略了過程中的成長。
解法:試著將注意力放在「過程的意義」,而非「結果的成敗」。問問自己:「我是否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它是否讓我更接近我的核心價值?」
3. 情緒的慣性反應
負面情緒如憤怒、嫉妒或焦慮往往是自動化的反應,很難在瞬間以僧人的冷靜視角去看待。
例如,在面對批評時,我們可能會立刻感到防禦或受傷,而非平心靜氣地分析批評是否有建設性。
解法:練習「情緒停頓法」,即在感到情緒激動時,強迫自己暫停幾秒,做幾次深呼吸,讓自己有空間重新選擇如何回應。
4. 習慣的養成困難
實踐僧人心態需要持續的練習與習慣的養成,但很多人容易在初期因無法堅持而放棄。
例如,開始冥想時,可能會因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覺得浪費時間而感到沮喪。
解法:從小步驟開始,例如每天只冥想1分鐘,然後逐漸增加時間,並設置固定的時間點養成習慣。此外,給自己一個正面的提醒,例如:「這是我送給自己的平靜時間。」
5. 環境與人際影響
實踐僧人心態可能會讓你在周遭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例如你選擇簡化生活,可能會引來朋友的不解;你嘗試練習感恩時,可能會被視為過於理想主義。
解法:記住,僧人心態是一種個人的選擇,而非迎合他人的標準。試著與支持你的人分享這種心態的好處,逐步建立一個支持性的社交環境。
6. 現代誘惑的干擾
社交媒體、娛樂和過多的資訊可能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無法專注於當下或深入思考。
例如,明明想要靜心閱讀,卻忍不住刷手機或查看訊息。
解法:設定界限,例如每天限定特定時間不用電子產品,或者在進行深度工作或冥想時,將手機放在遠處,減少干擾。
實踐僧人心態時,最大的挑戰往往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習慣與外在的干擾。
但正如作者傑·謝提所說,「僧人心態不是完美,而是進步的過程。」
我們不必追求一次性改變,而是可以透過反覆練習,逐步融入這種心態。讓我們一起思考:在生活中,是否能為自己騰出一片心靈的空間,迎接這些挑戰呢?
我們不需要成為真正的僧侶,但我們可以學會以僧人般的心態,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一杯三十的網站是由許多合作夥伴共同贊助經營的,這可能會影響我們評測的項目或服務,以及出現在網站的欄位,但我們絕對不會扭曲事實寫出不實內容,你可以放心服用。
此篇文章為一杯三十自費真實體驗,無其他贊助廠商。
在我們深入了解並開始實踐《僧人心態》中所提倡的智慧之後,我想向大家再推薦一本同樣值得一讀的佳作——枡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書由日本著名禪僧與設計師所著,延續了類似的核心思想,強調在生活中學會放慢腳步,減少情緒的波動,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
如果說《僧人心態》幫助我們重新審視內在價值,枡野俊明的《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則讓我們學會如何在外界的喧囂中保持平靜。兩者相輔相成,為現代人的心靈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生活指南。
希望這兩本書的智慧,能夠陪伴大家在追尋內心平靜與生命意義的路上,走得更遠、更深。讓我們一起,從閱讀中找到力量,活出簡單而充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