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巒安堂攻略
探索被按下暫停鍵的山中遺跡
海拔2600公尺的巒安堂,
曾是台灣最高的林業工作區「人倫工作站」的信仰中心,
當林業繁盛已歇、事過境遷的如今,
巒安堂過去供奉著的神靈早已神去廟空,
但裝飾天花版的斑駁虎紋色彩依舊,
一對繪白的石獅畫像還是盡責地佇立左右,
巒安堂,似乎從 很久以前就是這樣了,
就是這樣默然地、竭誠地在這片鬱綠之中,
照看著來了又去的你我。
-於2023元旦初訪巒安堂

一杯三十的網站是由許多合作夥伴共同贊助經營的,這可能會影響我們評測的項目或服務,以及出現在網站的欄位,但我們絕對不會扭曲事實寫出不實內容,你可以放心服用。
此篇文章為一杯三十自費真實體驗,無其他贊助廠商。
山裡靜止的時光:巒安堂是什麼?
如果說玉山是氣勢磅礴的高山神殿,那巒安堂就是被森林封印的一頁歷史。
海拔2600公尺,位在人倫林道37.6K處的巒安堂,過去是台灣林業海拔最高的伐木工作站「人倫工作站」的信仰核心。這裡不是百岳,也沒有遼闊展望,但有種讓人靜下來思考時間與人之間關係的重量感。
我第一次到訪,是在元旦時的冷霧天氣,走進那一刻,有種被按下「世界靜音」的錯覺——時間彷彿不再向前,只剩我們在這裡移動。
海拔高度 | 西巒大山3,081 巒安堂2,600 |
所在縣市 | 南投縣信義鄉 |
天數建議 | 兩天一夜 |
登山時間* | 9小時 * |
難度建議 | 有重裝、長時間的登山經驗 |
適合季節 | 四季皆宜 |
天氣查詢 | 西巒大山天氣查詢 Windy |
入山申請 | 需要申請 西巒大山入山申請 內政部 |
GPX | 巒安堂上西巒GPX 揪山 |
巒安堂上西巒有哪些路線?
巒安堂上西巒大山,通常會建議從雙龍部落的雙龍林道起登,又可以視你要原點進出、還是要A進B出的縱走路線先分成:
- 雙龍林道原點進出
此段距離較長,但有大半都時平坦好走的林道,很適合用來趕路,但由於進出點相同會看兩次一樣的風景。 - 雙龍林道進、人倫林道出
A進B出的好處就是可以一覽不同景色,但從巒安堂下人倫林道的路線較為陡峭,相當考驗登山者的下山能力。
登山口選擇與交通建議
- 推薦起點:雙龍部落 → 雙龍林道
- 是否需要申請入山?:是,需向內政部申請進入西巒大山區域
- 建議行程:三天兩夜,保守抓「登頂 9 小時」,實際約 6~8 小時視腳力而定
- 接駁建議:建議自駕到雙龍部落,並預約當地接駁車送至林道水泥路盡頭(節省5km平路)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自己走那5公里水泥路?
因為那段路枯燥、長、毫無遮蔽,是體力的浪費,也是心智的折磨。如果你背的是重裝帳篷+睡袋+炊事裝備,前5公里就把你磨掉三分之一的電,完全不值得。這段還是花錢請部落接駁,是聰明登山者該做的選擇。
巒安堂行程建議規劃:三天兩夜版本最舒服
巒安堂上西巒的交通部分,可以選擇開車至雙龍部落後找接駁到雙龍林道水泥路底,
如果停在雙龍林道的柵欄後,就得徒步5公里的林道至登山口。一般來說,巒安堂上西巒大山的行程安排兩天一夜就可以完成。
但我們相當推薦行程拉長成,包含D0的三天三夜會比較舒服:
Day 1:登頂至巒安堂 → 紮營
- 07:00 搭接駁車至水泥路底
- 10:30 抵達停機坪營地,休息補水
- 13:00 ~14:00 抵達巒安堂、人倫工作站一帶,紮營
這段基本上前3分之1坡度稍微陡,之後是林道緩坡,如果腳力還不錯,其實可以在中段加速,把握林道上的平緩段快速通過。
Day 2:探險舊人倫 → 攻頂西巒大山
早上建議先輕裝探訪巒安堂周邊,包括:
- 舊工寮、廢棄福利社、牡丹園遺址(真的有故事)
- 若體力許可,攻頂西巒大山(單程約2小時)
備註:如果你只想上巒安堂,西巒可以不攻,但如果時間、天氣允許,這顆山是全行程的唯一「展望亮點」。
Day 3:整理裝備 → 下山
- 建議早上7點出發,趁天氣穩定回程
- 可於中午左右抵達林道口,順利銜接接駁
如果時間並不足以安排到三天,則可以將D2的周邊探險減少,而西巒大山的攻頂則安排在第二天一早。
巒安堂的登山時間要多久?路線時間與水源規劃
巒安堂這條路線屬於「長距離、低技術、高文化密度」的典型路線。重點是 重裝走久,不是走難。
時間參考(從雙龍林道口計算)
- 水泥路底 → 停機坪:2.5~3小時
- 停機坪 → 巒安堂:3~4小時
- 巒安堂 → 西巒大山山頂:2小時(單程)
巒安堂上西巒的登山路線的距離與時間,可以參考揪山的這份GPX,
這邊列出幾個重點地標的哩程位置:
水源點提示
- 登山口至停機坪之間約有 3~4 處活水點,水質清澈可直接煮沸使用
- 巒安堂附近有兩處穩定水源,從工作站左右兩側各走約10分鐘皆可抵達
- 如果你使用濾水器,一路補水都很輕鬆
巒安堂紮營資訊:工作站周邊空間、風況、地形建議
巒安堂主站裡的大空地,是主要營地,可容納約 8~10 帳。草地平整、排水良好。
如果帳篷人數過多,也可考慮:
- 利用舊工寮遮風避雨,但需自行清潔空間
- 松針林道區也有開闊地,適合靜態休息但略遠離主區域
我們給巒安堂上西巒的登山路線提醒
- 雙龍林道雖然景色一致,但天氣好時有機會在展望處看見日月潭。
- 人倫工作站除了有巒安堂,周邊有許多廢棄的工寮、林業器具可以探險。
- 建議自駕到雙龍部落住宿,再付錢請當地接駁到水泥路底。
- 登山口至停機坪這段有部分陡坡,之後一路平坦,其實不難。但因為行進路線較長,也不建議毫無重裝經驗的人挑戰過夜行程。
- 最大的人倫工作站空間,約可以紮下8~10帳,剩下可以在周邊的廢棄工寮,或是松針林道扎營。
- 巒安堂周邊的水源,是在人倫工作站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步行約10分鐘處。
一些雙龍上巒安堂的瞬間
相較一般百岳路線的大山大景,巒安堂上西巒的路線,則多出了濃厚的人文懷舊氣息。
站在這裡、走在這裡、住在這裡,彷彿周遭的所有一切時間都被世界靜置,唯有來來去去的登山客穿梭其中。
一杯三十的登山攻略,往往不喜歡放上太多圖片來擾人閱讀,
但因為巒安堂的周遭實在太過美好(且同行有專業的攝影師),
就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些,雙龍上巒安堂的瞬間,
讓你在這篇文章的最後也可以藉著我們捕捉到的美好,體會一下舊時代的林業台灣。
巒安堂
巒安堂位在人倫林道37.6公里處,在當時是林務人員用祈求避免災厄的廟宇,
如今雖神去廟空,但寺廟本體與內部飾畫仍舊多彩。
舊人倫工作站
舊人倫工作站,是巒大山林場的主要行政居所,周圍設有辦公室、員工宿舍、福利社、廁所等,
如今位於巒安堂同一層的工作站空間,是許多山友在紮營的首選,內部空間約可容納8頂帳篷。
至於為什麼會特地稱為「舊人倫工作站」? 原因是林務局後來在林道17公里設立新人倫工作站, 導致這個區域人開始逐漸廢棄,甚至整區工作站開始被「巒安堂」的稱呼取代。
福利社
福利社的窗台外擺放著新舊不一的酒瓶,雖然是有一番風味,
但還是希望不要有山友,再把更多酒瓶放在這裡,
畢竟無痕山林的規則你我都懂。
牡丹園
林務局當時在人倫工作的下方開闢一處牡丹花園,
據傳當時整個花園栽種了超過400顆牡丹樹,
並且在每年牡丹花成熟待放之時,
會由專人剪下第一朵牡丹花,直送給總統夫人蔣宋美齡。
停機坪營地
雙龍林道與巒安堂的中繼點,就是這個停機坪營地,
平坦的綠地很適合作為休息點,
如果要在這邊紮營則會建議盡量靠近林邊,不然會因為空曠沒有遮蔽的地形,導致風勢較大。
人倫林道周圍
我們造訪的時間,正是年底深秋與初冬的過渡,
人倫林道上佈滿的松針,襯著滿山槭楓而顯得一片通紅,
輕輕踱步其中,享受著一頓城市無可尋獲的安寧。
一些林木光影
巒安堂這條路線值不值得走?
如果你問我:「巒安堂值得花三天嗎?」我說,如果你喜歡風景式登山,那你可能會失望。這裡沒有大景,沒有百岳榮耀感。
但如果你喜歡走進歷史、體會時間的溫度,甚至在荒廢的工寮間感受到人類與自然的緊密交織——那這裡絕對值得你花時間來一趟。
這條不是用眼睛走的路,是用心感受的地方。
想知道更多像這樣不誇大有邏輯、有路線拆解的登山與健行推薦?
👉 歡迎點擊《一杯三十的登山攻略》,查看更多我們用實走實拍的第一手經驗,帶你認識那些不只是美而已的步道風景。
從都市小山丘到中級山挑戰,每一場登山,都是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旅程。走吧,我們山上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