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否定的練習》筆記:先等兩秒再說話,用沉默重塑對話!

不否定的練習心得書評

關鍵字:溝通技巧、情緒管理、主動保持沉默、兩秒等待法

作者: 
林健太郎

出版年:
2024

出版社:
先覺出版

《不否定的練習》是林健太郎所撰寫的一本溝通與情緒管理指南,主要在探討如何擁有更正向、接納的對話模式,希望能夠避免因否定態度而帶來的人際矛盾與情緒困擾。

林健太郎透過多種真實情境,展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種新的交流方式。

舉個例子,他提醒我們即便只是將回應改為「原來如此」這類簡單的說法,也能在不完全同意對方時,避免語氣顯得居高臨下。​

林健太郎強調了幾個實用技巧,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主動保持沉默」,這樣能讓對方感到被重視,避免不必要的對立,學會聆聽並給予對方時間和空間。這技巧能夠避免「自己是對的」的溝通陷阱,在促進互相理解的同時,也減少了不必要的誤解​。

《不否定的練習》的實用技巧:兩秒等待法

「兩秒等待法」是《不否定的練習》中一個簡單卻極其有效的溝通技巧,這個技巧的核心在於「在對話中先停頓兩秒」,給予自己一些時間來思考和整理回應。

這不僅避免了衝動和本能性的回應,也能使我們在對話中顯得更加冷靜和有禮貌​。

為什麼兩秒等待法有效?

  1. 減少衝動反應:當我們立刻回應時,容易因情緒或先入為主的想法而說出否定或批評的話。兩秒的等待讓我們有空間緩和情緒,避免在一時氣憤或匆忙中做出不適當的回應​。
  2. 促進深思熟慮:這短暫的停頓能讓我們有時間回顧對方的話並考慮其含義,從而作出更有建設性的回應。
  3. 傳達專注和尊重:這一技巧能讓對方感覺被重視和尊重,因為我們沒有立即搶著說話,而是花時間真正聆聽和思考。這種態度有助於促進開放和信任的溝通氛圍​。

如何實踐兩秒等待法?

  • 聽到對方說話後,保持安靜兩秒:不要急於回應,這幾秒鐘讓你可以思考並回顧對話的脈絡。
  • 整理你的思緒:利用這短暫的空白來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改變回應的語氣或內容,以避免無意中的否定或爭執。
  • 專注於聆聽:在這等待期間,讓對方感到你正在消化他們的話,而不是心不在焉或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

想像一個會議情境中,你的同事提出了一個新想法,而你的直覺反應是指出它的缺點。這時,兩秒的停頓能讓你快速反思,是否應該先對這個想法給予肯定或探索它的潛在優點,再進一步探討改進的空間。這樣的回應方式會被同事解讀為合作而非對抗​

總結來說,兩秒等待法是一個能改變對話動態的簡單步驟。它讓我們的回應不僅更有深度,也更顯尊重,進而改善人際互動的質量。希望這能啟發你在日常溝通中試試看這個方法,並享受它帶來的積極效果。

讀完《不否定的練習》後的4個心得筆記

讀完《不否定的練習》後,會發現內心深處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有了微妙卻深刻的轉變,接著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的見解與反思,希望能夠帶來一點啟發。

1. 從「贏得爭論」到「促進理解」

過去的我,尤其在工作或辯論中,常不自覺地追求「贏得討論」的快感,卻忽略了真正的交流價值在於彼此理解。

林健太郎在書中反覆提到:「溝通不應該是一場比賽」。

這讓我回想起許多無謂的爭執,明白到即使獲勝,情感上卻留下了裂痕。或許我們該學著把重心放在尋找共同點,而非堅持己見​。

2. 靜默的力量

「主動保持沉默」這個概念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極具挑戰性。

它需要我們在對話中抵制說話的慾望,尤其是當話題變得棘手或我們感到不安時。這技巧提醒我,真正強大的人不急於表態,而是給予對方空間,尊重他們的聲音​。

試著在一個衝突場景中保持片刻沉默,會發現氣氛奇妙地緩和了,甚至促成了更理性的對話。

3. 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

當有人願意傾聽而不急於批評時,那種舒適感是無法忽視的。

我們應該在未來的互動中,努力成為那個能夠給予心理安全感的人,而不僅僅是追求「有話直說」的爽快感​。

4. 從技巧到習慣的轉變

在實行書中提到的技巧過程中,我發現改變並不容易。正如林健太郎強調,僅僅知道技巧是不夠的,真正的挑戰在於持續的實踐與反思。

但這樣的困難,也讓我開始養成每天回顧的習慣:今天有沒有在對話中避免否定?有沒有給對方足夠的時間表達?

或許這些自我檢視,能夠逐漸幫助我從技巧的使用者,內化成自己的真實習慣。


記住,不否定並不意味著失去自我,而是用更溫和和尊重的方式去表達不同意見

我們都渴望被理解、被認同,而這本書提醒我們,無需過度讚美,只要專心傾聽並表達尊重。我希望我的這些心得,能激勵你在下一次對話中,練習放下「必須說點什麼」的壓力,改以理解和接納去引領討論。

希望這些分享能帶給你更多思考和實踐的動力,讓我們一起探索溝通的藝術,並在互動中成為更好的自己。

若你對如何培養更深層次的理解與反思感興趣,我也推薦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拉德所撰寫的《我可能錯了》。這本書的核心與《不否定的練習》有共通點:都在強調放下自我、謙虛面對他人與自己,並保持開放的態度。

下一篇讀書筆記:《我可能錯了

劉呈逸
劉呈逸

我是劉呈逸,也可以叫我Edison,是一個活在台灣的三十歲男子。

現職|多家大型媒體SEO與內容策略顧問。
現居|台灣, 台北市。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
專業|理財、哩程、旅遊、人物採訪。

EDL前後加入天下雜誌、Cheers雜誌等台灣知名媒體,更在新加坡理財金融媒體MoneySmart擔任SEO內容策劃。

EDL是個喜歡上山、喜歡下海,也喜歡看書研究理財,擅長撰寫研究信用卡理財、哩程研究,以及包含日本、泰國的旅遊經驗,總之就是不習慣看到自己冷卻下來的人。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