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濱美術館,值得你特地跑一趟嗎?2025誠實參訪攻略

橫濱美術館2025重新開幕最完整攻略,一篇搞懂開館紀念展《歡迎回來,橫濱》必看亮點、丹下健三與乾久美子建築改造細節、門票交通、開放時間與真實評價。

老實說,在橫濱美術館(Yokohama Museum of Art)宣布閉館整修時,我心裡沒太大波瀾。對許多人來說,

它就像個住在隔壁、家世顯赫但個性有點無聊的鄰居,你知道它在那,但不會特別想去串門子,而我也是在到橫濱第二次旅遊時才前往美術館參觀。

然而,歷經近四年的漫長等待,它在2025年2月8日帶著全新的面貌與定位重新開幕。

問題來了:這次的改變是脫胎換骨,還是換湯不換藥?它值得你從行程緊湊的東京,特地花半天甚至一天時間來橫濱拜訪嗎?

探索更多我們「用腳走出來的」實地🇯🇵日本旅遊攻略

從懶人包、食宿評比、購物與行程路線,一步步拆給你看,適合想要玩得精準、不想踩雷的你。

橫濱美術館的第一印象:當乾久美子的細膩,遇上丹下健三的宏偉

抵達港未來(Minato Mirai)地區,你很難錯過橫濱美術館,它那寬達180公尺、氣勢磅礴的對稱式外觀,是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標誌性作品。

關於橫濱美術館整修,你該知道的事:

這次長達近四年的大規模整修,由日本建築師乾久美子(Inui Kumiko)領銜監修,乾久美子的團隊厲害之處在於,她們沒有試圖去挑戰或覆蓋丹下健三的宏偉,而是選擇了「滲透」與「優化」。

更自由的空間體驗: 最大的改變,是面向廣場打造了任何人都能免費進入的「自由區域」。過去略顯冰冷的巨大中庭,現在因為有了改造後的咖啡館、商店,以及從三樓搬遷下來的藝術圖書館,而變得親切、充滿生活氣息。

藏在細節裡的溫柔: 我特別注意到那些模組化的新家具。乾久美子團隊從丹下健三選用的「御影石」中提取色彩,設計出這些可以靈活變化的座椅。它們的色調與石材、與自天窗灑下的自然光完美融合,營造出柔和寧靜的氛圍。

除此之外,設計師菊地敦己將舊標誌的方形,轉換為相同三個方形組成的圓形,呼應了大廳樓梯一側方、一側圓的設計。

這個由方到圓的過程,完美象徵了這次改造的核心: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具開放感與流動性的未來。

對我來說,走進橫濱美術館中央的大廳,仍舊會對丹下健三的空間骨架依然震撼,但現在,因為乾久美子的細膩筆觸,這個空間有了溫度。

你可以在這裡閱讀、喝咖啡、或只是單純發呆,感受光影的變化。建築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殿堂,而是真正向所有人開放的城市客廳。

開館紀念展《歡迎回來,橫濱》— 這是一封給城市最深情的回信

  • 《歡迎回來,橫濱》展期:2025年2月8日~6月2日

我必須承認,當我看到重開紀念展是以館藏為主的《歡迎回來,橫濱》時,我心裡是抱著一絲懷疑的。但這場由新任館長藏屋美香策劃的展覽,徹底擊碎了我的偏見。

藏屋館長曾任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策展人,更策劃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這次的展覽以分為八大章節,從繩文時代的〈人面附土器〉開始,

一路談到「黑船來航」、「關東大地震」後的重建,甚至是戰後興起的遊廓文化。

它將繪畫、攝影、工藝,與橫濱市歷史博物館等機構的珍貴文史資料並陳,建構了一部立體的橫濱史詩。

我特別推薦「文史資料」區,尤其是一幅描繪鐵路開通後橫濱港市容變遷的老照片,讓我站了十分鐘,像是與畫中人物一同呼吸。

每張影像都像一段沉默的歷史,說著橫濱如何從創傷中重生、又如何在變遷中守住靈魂。

幾個讓我駐足許久的角落

  • 片岡球子《綠蔭》(1983)

在以西方現代藝術為主的收藏中,看到片岡球子的作品,就像在交響樂中突然聽見一聲嘹亮的尺八,充滿強烈的衝擊力。她筆下的風景,有著幾乎要燃燒起來的生命力。

那綠色不是溫順的綠,而是充滿能量、彷彿在吶喊的綠。樹幹的線條粗獷而有力,完全顛覆了傳統日本畫的纖細印象。

片岡球子從不畏懼使用濃烈的色彩與變形的構圖,她的畫作充滿了一種原始的、不加修飾的強悍。這幅《綠蔭》正是如此,它不是讓你感到平靜的風景,而是讓你感受到大地脈動與生命韌性的力量。

  • 雷內・馬格利特《國王的博物館》(1966)

這幅畫是橫濱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也是我每次來必看的作品,整修後展廳的光線變得更柔和,讓畫面上那種詭異的靜謐感更加突出。

一個戴著圓頂禮帽的男人,背後似乎是另一個一模一樣的他。

這不是一幅讓你「看懂」的畫,而是一幅讓你「感受」的畫。它像一個哲學謎語,不斷挑釁你對觀看、身份與現實的認知,這就是超現實主義的魅力,也是這件館藏的偉大之處。

  • 奈良美智《春少女》(2012)

展覽的最後,以這件作品作結,實在是神來之筆,在經歷了數百年歷史的沉重與複雜後,眼前出現這位眼神清澈、帶著一絲倔強與希望的女孩。

她的臉頰豐潤,嘴唇緊閉,眼神直視著你,既純真又彷彿洞悉一切。她不是那種甜美的、討好觀眾的形象,而是帶著一種獨立的、不妥協的態度。

在看盡了橫濱的歷史變遷後,這位《春少女》彷彿是這座城市歷經風霜後的化身——見過廢墟,也見過繁華,但依然對未來抱持著純真的盼望。那一刻,所有的歷史重量都得到了釋放與撫慰。


這不是一場追求話題性或視覺奇觀的展覽,它溫暖、細膩,且充滿敬意。它用一種最誠懇的方式,向所有等待它的觀眾說:「我回來了,而且變得更好了。」

同樣是東京近郊的重要美術館,我該選誰?橫濱美術館 vs. 森美術館

我的建議: 這兩者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關係。

如果你已經來過多次,或是你對特定藝術流派有深度興趣,想在一個相對安靜、有學術氣息的環境中好好看展,那橫濱美術館絕對能給你帶來滿足。

如果你是第一次到東京區域,時間有限,想看最酷、最炫、話題性最高的展覽,順便體驗東京的城市脈動,去森美術館

特點橫濱美術館
(Yokohama Museum of Art)
森美術館
(Mori Art Museum)
氛圍學院派、沉穩、古典、充滿人文關懷時髦、前衛、娛樂性強
核心以自身豐富的「館藏」與城市歷史對話以流動的「全球頂尖特展」為核心
建築丹下健三的地面宏偉建築,乾久美子注入溫度六本木之丘頂樓的「天空美術館」
強項超現實主義、攝影、日本近現代藝術史全球最頂尖的當代藝術、跨界合作
適合誰想系統性了解藝術與城市歷史、尋求深度對話的旅人追求潮流、喜歡沉浸式體驗、看展順便逛街的都會男女

橫濱美術館的參觀實用資訊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決定要到橫濱美術館,我整理了一些資訊你必須知道。

  • 橫濱美術館地址與交通:
    • 雖然叫「橫濱」美術館,但它離JR「櫻木町站」或港未來線「港未來站(Minatomirai Station)」更近。從港未來站3號出口走3分鐘,或從櫻木町站利用電動步道走10分鐘即可。不要傻傻地從橫濱站走過來,會走到懷疑人生。
    • 地址: 3-4-1 Minatomirai, Nishi-ku, Yokohama, Kanagawa, 220-0012
  • 橫濱美術館開館時間與票價:
    • 時間: 10:00 – 18:00 (最後入場 17:30),每週四休館。
    • 票價依照你要進入的展區而有不同,詳細請看官網資訊
  • 家庭友善嗎?
    • 整修後增設了大量親子友善設施,像是紀念展更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展區與互動裝置,這點非常加分。但是展覽的歷史縱深較深,對於年紀太小的孩子可能仍有些枯燥。如果你的目標是純粹讓孩子「玩」藝術,橫濱的「麵包超人博物館」可能是更直接的選擇。
  • 無障礙設施:
    • 設施非常完善,輪椅、嬰兒車都能暢行無阻,官網也有詳細的無障礙設施說明,這點值得稱讚。

所以,橫濱美術館到底值不值得你特地跑一趟?

我的答案是:絕對值得,但前提是你找對了理由。如果你是以下幾種人,請務必將它列入清單:

  1. 超現實主義與攝影愛好者: 這裡的館藏依舊是日本頂級。
  2. 建築朝聖者: 體驗丹下健三與乾久美子的新舊對話,此行必值。
  3. 想避開東京人潮,尋求一場能與城市、與歷史深刻對話的旅人。

但相反地,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打卡點」,或者對藝術沒有特定偏好, 那你可能會覺得它有些「硬」。

在這種情況下,把時間留給更具娛樂性的森美術館或根津美術館,或許是可以到橫濱其他更有趣的景點

橫濱美術館不是那種第一眼就讓人神魂顛倒的萬人迷,它更像一杯需要細品的單品咖啡,

初嚐或許覺得有些苦澀,但隨之而來的層次與餘韻,卻是那些加了糖奶的拿鐵無法比擬的。

探索更多我們「用腳走出來的」實地🇯🇵日本旅遊攻略

從懶人包、食宿評比、購物與行程路線,一步步拆給你看,適合想要玩得精準、不想踩雷的你。

更多橫濱旅遊行程推薦

如果你已經決定前往橫濱旅遊,又不想處理交通、門票等瑣事,其實也可以考慮在台灣就先用網路預定旅遊平台行程。

接下來一杯三十,就整理幾個熱門橫濱行程與套票給你參考:

Klook.com

如果你還想找看看其他旅遊行程的話,

可以點擊連結到Klook或是KKDay的官方網站查找。

若你需要的是出國網路網卡,我們推薦使用評價很好的威訊Waysim公司來訂購,價格超級划算。

除了有一般實體網卡,也有不用換卡超方便的eSIM使用,

WaySim也回饋給一杯三十讀者專屬折扣, 結帳時輸入「acupof30」, 任何商品都能獲得9折的優惠。

威訊9折Banner

劉呈逸
劉呈逸

我是劉呈逸,也可以叫我Edison,是一個活在台灣的三十歲男子。

現職|多家大型媒體SEO與內容策略顧問。
現居|台灣, 台北市。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
專業|理財、哩程、旅遊、人物採訪。

EDL前後加入天下雜誌、Cheers雜誌等台灣知名媒體,更在新加坡理財金融媒體MoneySmart擔任SEO內容策劃。

EDL是個喜歡上山、喜歡下海,也喜歡看書研究理財,擅長撰寫研究信用卡理財、哩程研究,以及包含日本、泰國的旅遊經驗,總之就是不習慣看到自己冷卻下來的人。

[email protecte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